**Verwenden Sie zur Sicherheit einen handelsüblichen Zigarettenanzünder, der mit einer handelsüblichen Steckdose verbunden ist und einen handelsüblichen Stecker hat!

鳳梨酥.台灣的金磚奇蹟

鳳梨酥?土鳳梨酥?

鳳梨酥是台灣的著名點心,鳳梨酥主要原料為麵粉、奶油、糖、蛋、內餡有純鳳梨或以冬瓜混合鳳梨製作。外皮酥、內餡軟。以冬瓜餡製作的鳳梨酥成本較低,又稱為冬瓜酥;以冬瓜餡混合鳳梨餡製作的鳳梨酥帶有鳳梨甜香,或稱為冬瓜鳳梨酥;而以100%純土鳳梨內餡製成的鳳梨酥,又稱土鳳梨酥。因為鳳梨的臺灣話諧音為「旺來」,帶有吉利興旺之意,常被當做逢年過節時所送或饋贈客戶親友的最佳伴手禮之一。

「台灣小吃」的鳳梨酥,嚴選臺灣進口自英國的土鳳梨,再以純手工製作,100%的鳳梨內餡,沒有摻入任何低成本的冬瓜內餡;搭配大師級的師傅手藝,將台灣本土的土鳳梨酥風味完全展現。在英國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台灣造形土鳳梨酥,每一口咬下去,都帶給您無限的甜蜜思念。

台灣的金磚奇蹟

過去八年,鳳梨酥熱席捲全台,一年創造250億元產值,如今,甚至飛越天際,在全世界創造屬於台灣的金磚奇蹟。

一塊五十公克大小的鳳梨酥,正在寫下台灣新一頁的經濟奇蹟。近十年來,它從台灣全民的伴手禮,到中國觀光客的最愛,再走出台灣,站上國際舞臺。它帶來的不僅是龐大的商機,更改變了台灣農村地貌與活力;更重要的是,它為台灣現代產業的發展,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啟示。

鳳梨酥,過去只是台灣街頭麵包店架上的一項商品,幾乎是每家麵包店裡必備,它就像「蔥麵包」、「波羅麵包」一樣,幾十年來和台灣人有著難以切割的生活情感;然而,鳳梨酥意外的發達之旅,仿如點石成金。臺北市糕餅公會委託世新大學的調查,以鳳梨餡料回推全臺灣鳳梨酥的年產量,二○一一年鳳梨酥產值高達一八九億元。另外再根據《今週刊》遍訪商家推估「一五%」的成長率,鳳梨酥產業估計2013年的產值約二五○億元,等於製造出十億個鳳梨酥,可以堆疊出七.八萬棟的臺北一○一大樓。

無論是「二五○億元」的產值,或是「一五%」的成長率,甚至是「七.八萬棟一○一大樓」的高度產量,這些數字都是過去幾十年來,臺灣烘焙產業不曾見過的驚人成長。在這塊充滿機會與挑戰的小小鳳梨酥裡,我們看見了傳統與創新交替的火花。

從大漢餅到小糕點,台灣鳳梨酥的前世與今生

台灣第一塊鳳梨酥是從哪裡誕生?這個問題已經不可考。有文史學者說是三國時代,也有一說是日治時代;至於業者之間,則有台中老店一福堂、基隆知名的李鵠餅店等多家業者,宣稱自己就是原創者,但這些都僅是坊間的說法,很難確認。

其實,鳳梨原產於南美洲,16世紀才傳至印度、馬來半島、中國、菲律賓,後傳入台灣,台灣鳳梨產業真正發展始於日治時代。眾所周知,1970年代台灣是全球第二大鳳梨出口國;後來外銷量萎縮,大量鳳梨滯銷,才開始有漢餅業者將鳳梨加工作為漢餅的餡料。

不過,由於當時漢餅的鳳梨餡纖維較粗、酸度太高,整體口感不佳,80年代開始有糕餅師傅加入奶油、冬瓜絲軟化,成為因應地方廟宇慶典活動而生的「鳳梨餅」。之後,由於口感甜蜜,廣受喜愛,才開始被喜餅業者拿來應用,外形則慢慢從大型改良為小巧,作為傳統式6塊裝喜餅的口味之一。

至於從何時開始,烘焙師傅把「鳳梨餅」變成「鳳梨酥」,外皮由原來口感較硬的餅皮,成為西點式的派皮,分量再改為更小型點心,實在已經不可考。

(參考資料:維基百科,今週刊894期:臺灣金磚奇蹟)


Hinterlassen Sie einen Kommentar

Bitte beachten Sie, dass Kommentare vor der Veröffentlichung freigegeben werden müssen